j9九游会“致富茶”里泡出新生活

2024-09-04 07:40: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五金走进永定区的各大单位和家庭中,招待客人们必不可少的食物中一定会有张家界莓茶。这是张家界的特产,是当地人的骄傲,也是多少家庭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张家界莓茶,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因其表面富含一层天然蛋白莓,被人称之为“莓茶”,也称为“藤茶”,药学名称为“显齿蛇葡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该茶经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空军医学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化验测定:莓茶内含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及17种氨基酸和14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总黄酮含量高达43.78%,有“黄酮之王”美誉,药用价值极高。

  每年四至九月份的罗塔坪乡,正是莓茶收获的季节,走进长寿村,家家户户街边都摆着晾晒的茶叶,微风拂过,一阵茶叶的清香扑鼻而来,采茶、晒茶、炒茶,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走进种茶大户罗玲艳家中,她正忙着将摘回来的新茶分类捡摘,她种莓茶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家中有40来亩地,最近请了4个工人在帮忙采茶,她对茶叶的质量要求很高,所有摘下的新茶都要一一把关,并且从不因为客人需求量大就从别处收购茶叶卖出去,因为不放心品质。正因为这样,她的茶一直不愁销路,常常还没摘下来就被外地的客人预订走了j9九游会。“除去请工人等开销,一亩地纯收入有四五千,一年算下来收入也有十多万,我一个农村妇女,出去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在家里种种茶叶,能赚一点是一点吧”。罗玲艳害羞地笑了。

  一直以来, 永定区大力发展莓茶,既做产业,也塑品牌。张家界莓茶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等品牌荣誉;2018年,张家界莓茶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定。

  目前,该区已 出台《永定区“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暨“5111”行动计划(2019-2023年)》,决定用5年时间,到2023年,发展张家界莓茶面积10万亩,实现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奔小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离开罗玲艳家,当地的种植大户陈秋英家院子里也摆满了一筐筐正在晾晒的莓茶。陈秋英家是当地的大户,种莓茶面积达300余亩,自己成立了家庭农场,每年光是聘请的长工就有个,工钱开支都要十万以上,工人都是附近乡镇的农村留守妇女,种植莓茶,陈秋英不仅自己创了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通过传帮带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种植大户瞿阳英是一个性格很爽朗的人,她说别看她家莓茶只有不到40亩,但产量好,收入高,附近邻居都来找她取经。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一年光医疗费用都是一大笔,她说都是因为种植莓茶赚了钱,现如今的生活才有了保障,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和瞿大姐家紧挨着的,是建档立卡户张春莲的家。她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开始种植莓茶,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性格让她实现了脱贫致富,家中盖起了新房子,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常年住着聘来干活的工人。她拿出自家新出产的莓茶,微微的抿上一口,只觉得在微涩的味道中有一股甘甜直达舌尖,留在唇齿间久久不会散去。张春莲介绍,种植莓茶很辛苦,起早贪黑j9九游会,风吹日晒的,一天的时间都耗在了地里。“要想过好日子,不勤快点怎么搞,总不能一辈子都靠政府靠大家帮吧”,张春莲说,辛是辛苦,但她觉得生活很有盼头,干起活来也就一股子劲,“我的生活就像这莓茶一样,苦尽甘来了”,品着茶,张春莲笑着说。

  莓茶变成“致富茶”,已经成为永定区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据悉,该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在茅岩河、罗塔坪、三家馆等10多个乡镇建立莓茶生产基地、莓茶加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区4万多农民靠种植、加工莓茶脱贫致富,人均年增收3000至5000元以上。

  一片叶子,连接世界;一杯莓茶,承载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永定区将“张家界莓茶”作为“一区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培育,以种植为主逐步转为一、二、三产业同步提升,目前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40余家,莓茶深加工企业30多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注册产品有茅岩莓、灵洁j9九游会“致富茶”里泡出新生活、仙踪林、银嗓子、土家贡、天门郡等20余个品牌j9九游会,开发出面膜、牙膏、含片、黄酮营养液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