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j9九游会泡泡玛特上市一周年:夯实IP壁垒 拒绝“大干快上”
五金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登陆港交所,作为Z世代、新消费的代表企业,泡泡玛特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1000亿港元。 如今,一年过去,在整个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似乎不复往日的“风光”:市值由年初的超千亿下跌至不到800亿。市值下挫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纷至沓来: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盲盒的可持续性、第二增长曲线的前景……看起来都成为泡泡玛特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行业内卷”、“股价泡沫”的论调,让外界看起来似乎对泡泡玛特存在着某种焦虑。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泡泡玛特一直保持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冷静与克制。 上市之后,在不断探索业务边界、突破现有领域的同时,作为潮流玩具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泡泡玛特更多地回归产品、服务的本质,投入更多人才和资源,来优化、巩固全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在潮玩产业链中,上游的艺术家发掘、IP设计无疑至关重要,为了夯实这一核心壁垒,泡泡玛特在今年重点做了两件事:搭建产品设计中心,确保IP原创和设计能力始终位于行业头部;成立艺术推广机构,签约年轻艺术家。 2021年,泡泡玛特成立了产品设计中心(PDC),目前规模已接近300人,涵盖了原创、3D、平面、衍生品等多个设计部门,吸纳了行业顶尖的设计人才加入。是否具备行业领先的设计能力,通常是艺术家选择合作平台的重要考量因素,设计壁垒的不断巩固,确保泡泡玛特吸引到行业最优质的艺术家资源。 今年下半年,泡泡玛特成立了艺术推广机构INNER FLOW,旨在与全球画廊、艺术家联合打造高端艺术衍生品,目前已签约十余位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发掘年轻艺术家,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潮流玩具是IP和产品的结合,好的IP要通过好的产品来体现。因此,供应链成为潮玩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上市后的一年里,泡泡玛特大刀阔斧地对供应链进行了优化和革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工艺、材质,多管齐下搭建柔性供应链系统。 今年4月,泡泡玛特推出的SKULLPANDA熊喵热潮系列手办,2个月内销售额近1亿元。该系列也被视为泡泡玛特在工艺、材质上追求极致的典型。13个款式共拆分成了287个胶件,平均每款的零件数量高达22个。从注塑、喷漆到最终包装出厂,每只潮玩的工序多达180道。 在柔性供应链方面,泡泡玛特对内部进行了优化,打通了信息传递的链条,提升了决策的准确性。外部,泡泡玛特与头部工厂进行战略合作,达成了长期合作、彼此信赖的关系,打造了自身的供应链壁垒。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消费侧有了非常明显的感知:2020年下半年出现的缺货情况几乎没有了,供给和需求实现了更好的匹配。 下游的渠道也一直是泡泡玛特深耕的重点,升级体验、移位焕新成为今年的关键词。今年以来,泡泡玛特陆续入驻了北京环球影城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上海迪士尼小镇、三亚·亚特兰蒂斯等国际度假区,打造了一批地标性特色门店,上海南京东路的全球旗舰店也即将开业。此外,泡泡玛特在今年完成了20多家线下门店的移位升级,希望通过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陈列和设计,为顾客提供更优的消费体验。 在持续深耕线下的同时,泡泡玛特在今年加快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能力,形成了“电商+小程序+社群+社交媒体”的多层次的线上消费场景,积累了庞大的私域流量。截止三季度末,泡泡玛特累计会员数已达到1800万。 此外,通过全渠道的会员计划,泡泡玛特将线下门店、机器人商店与线上商城、小程序的会员数据进行打通。今年,泡泡玛特完成了1500多个机器人商店小程序交易模式的改造,并将门店收银体系迭代为小程序收银。 创始人王宁曾把泡泡玛特比喻成电影里的“阿丽塔”:撕开美丽的外壳,里面都是非常复杂精密的零部件。在王宁看来,再复杂的商业模式涉及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事,这些都需要时间,无法一蹴而就。上市后的泡泡玛特并没有去做“赚快钱”的事,而是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不断提效、创新、优化,一点一滴巩固自己的护城河。 外界很容易将泡泡玛特定义成“风口上诞生的”、“一夜暴富”的公司。实际上,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泡泡玛特并没有急于求成,在许多核心问题的决策上,泡泡玛特都选择了保持理性与克制,避免为了短期收益损害品牌的长远发展。 IP是泡泡玛特的核心资产,对IP运营节奏的把控,泡泡玛特坚持“不过度消耗”的原则。2019年开始,泡泡玛特调慢了IP的上市节奏,由之前每年5-6个系列调整为3-4个系列,避免过度消耗IP。与IP收入相比,泡泡玛特IP合作与管理部总监肖冰更关注的是,如何深挖IP背后的内容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帮助IP解决艺术与产品之间的流程。 在肖冰看来,IP孵化一定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一个IP能快速孵化出来,那它一定是折中的,泡泡玛特不希望产品是退而求其次的中间产物,在这点上我们有非常大的耐心去培育好的IP和产品”。 泡泡玛特平台化的属性,让其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艺术家孵化IP。2018年,泡泡玛特签约SKULLPANDA设计师熊喵,2020年,首个密林古堡系列推向市场,迅速引爆市场。从签约到产品上市,SKULLPANDA足足历经了2年的打磨。泡泡玛特团队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和艺术家共同研究设计、油色、工艺等各个细节,确保产品精准地还原IP本身的设计。 今年以来,潮玩赛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大品牌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在线下掀起了一阵开店热潮。而作为行业的开拓者,泡泡玛特并未受外部节奏的影响,甚至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克制。 截止今年11月,泡泡玛特共开设了300家线家门店,对于一家市值近千亿的上市公司而言似乎并不算多。即便在王宁看来,泡泡玛特“有足够多的钱开很多家店”,但泡泡玛特没有选择这样做,“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耐心,按照既定的节奏做事情” 。 相比于一味追求规模和速,泡泡玛特把选城市、选址放在重中之重。今年,在深耕一、二线城市的基础上,泡泡玛特把入驻全国GDP百强城市作为拓店思路,在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开设门店,入驻103个城市,覆盖率明显扩大。此外,泡泡玛特非常重视对核心商圈C位的抢占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例如今年开业的环球影城门店位于城市大道入口处,是游客进入环球影城的必经之地。 除了不过度消耗IP、拒绝盲目拓店,泡泡玛特的耐心还体现在IP的授权策略上。对于迪士尼、华纳等公司而言,IP授权已经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带来的收入超百亿美元。泡泡玛特握有大量自有、独家IP,已培育出MOLLY、DIMOO、SKULLPANDA等5个头部IP,每个IP背后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如果采取较为激进的授权策略,泡泡玛特完全可以实现更高的营收。然而,泡泡玛特并未将IP授权当作收入部门,而是有自己的考量。 收入并非泡泡玛特授权部门的核心指标,授权的首要任务是联合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不断提升泡泡玛特IP及品牌的调性。今年以来,泡泡玛特相继与LV集团旗下美妆品牌馥蕾诗和Make up forever 、爱马仕集团旗下品牌“上下”、哈根达斯、欧莱雅等品牌进行IP授权合作。 据泡泡玛特市场授权部总监杨健澎介绍,“两三年之内,泡泡玛特的IP授权,还不会像迪士尼那样为了钱和收入做大规模的IP授权合作,更多地还是希望以小而精的形式,可能一年就推出20个左右的联名合作,触达到每个行业的头部品牌。” 无论是刚起步的创业时期,还是上市后面对外界和资本市场,泡泡玛特都始终坚持“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理念。无论从产品、渠道还是授权策略上,泡泡玛特都体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冷静与克制。 上市后,泡泡玛特将出海作为公司重点战略,尽管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泡泡玛特出海的决心可见一斑。今年,泡泡玛特国际加强了后端中台建设,建立统一化的ERP管理模式,更高效地推进全球业务的扩张。截止目前,泡泡玛特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7家门店,布局70台机器人商店,并在4个跨境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业务。 在推动中国潮流文化对外输出上,泡泡玛特也在这一年收获颇丰:亮相迪拜世博会、参展全球知名潮流艺术盛会DesignerCon、伦敦MCM动漫展。此外,泡泡玛特与海外商业地产联合举办IP主题展,开设快闪店,向本土消费者传递潮流玩具文化。 作为IP全产业链的运营平台,泡泡玛特也在围绕IP探索更多的业务形态。今年年初,泡泡玛特组建专门的团队,启动了乐园业务。在上市当天,王宁在面对媒体群访时表示,“泡泡玛特应该不会做类似于迪士尼、环球这种重型、大型设备投入很多的乐园,这不是我们参照的方向,我们希望做一个有自己风格的乐园。” 手握众多IP,且积累了多年线下运营经验,泡泡玛特已然成为国内最有可能做成乐园项目的公司。 围绕Z世代新消费需求,泡泡玛特正在逐步整合潮流文化的关联产业。上市之后的一年里,泡泡玛特频频做出投资动作:投资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潮牌买手店Solestage、泛二次元零售品牌“猫星系”以及动画公司两点十分。 通过一系列战略投资,泡泡玛特正在努力将艺术、潮流文化以及内容领域打通,为IP拓展更多圈层人群,构建更有想象力的IP生态。今年以来,泡泡玛特加速推动与艺术领域的融合:推出艺术收藏线产品MEGA珍藏系列,并与知名潮流艺术家联名推出合作款;与美术馆合作,为旗下原创IP HIRONO小野举办首场线下艺术展;旗下艺术推广机构INNER FLOW首次亮相上海ART021。 在一年前的IPO仪式上,王宁用“平静”来形容他和团队的心情。上市给这位85后的企业家带来了权力、财富和名誉,但王宁更关心的是如何“耐下心来做一个好品牌”。王宁给自己提的要求是“希望我和团队控制好自己的小宇宙,做我们认为更伟大的事”。一年过去,泡泡玛特并未偏离王宁的期待:它依然健康j9九游会泡泡玛特上市一周年:夯实IP壁垒 拒绝“大干快上”、稳步向前发展,并且依然具有想象力。